來源: 網絡整理
2019-10-13 16:39
日前,有市民向本報反映:徐匯區聶耳音樂廣場和聶耳雕像被大量打牌者和非機動車包圍,每天打牌的、觀戰的,堵路占道;叫牌聲、催促聲,喧囂吵鬧;電瓶車、自行車,亂停亂放……好端端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竟成了鬧哄哄的“露天棋牌室”!記者先后兩次走訪了現場,第一次探訪,現場一片亂糟糟;10月9日,記者回訪,發現情況已在改變中。
吵鬧喧嘩阻礙通行
首次探訪,記者在聶耳音樂廣場看到:百余名牌友和“觀戰”市民將廣場擠滿,有的在廣場內擺上隨身帶來的小凳子、小桌子,有的則直接坐在綠化帶邊沿,眾人圍攏,“切磋”牌藝。廣場內,叫牌聲、催促聲、牌面與桌面的敲擊聲此起彼伏。
還有不少人直接將鞋脫去,赤腳盤腿坐在綠化帶邊沿,這與音樂廣場的風格顯然格格不入。
在廣場內,除了打牌的人,還有不少圍觀市民。他們將廣場通道完全堵死,導致前來“打卡”拍照的游客無法通行。記者采訪時,正巧有一對外國情侶手持地圖慕名而來,見到眼前的這番景象,立馬掉頭離開,臉上寫滿了失望。
圍堵銅像劃傷銘牌
記者隨機詢問了幾個打牌的人,對方均表示自己就住在附近,在此打牌已有很長一段時間。
“這里有大樹,能遮陽,在樹蔭下一點也不熱。”
“我看到這里有這么多打牌的人,就不用去棋牌室了,室內空氣不流通,這里空氣多好。”
“我看到這里有人打牌,就來圍觀了,一般下午1點鐘到5點鐘,這個時間段人比較多。”
因為不少牌友就住在音樂廣場附近,所以很多人選擇步行或騎電瓶車、自行車到這里打牌、“觀戰”。
記者看到:電瓶車、自行車將音樂廣場中央的聶耳銅像團團圍住,還有人直接將隨身攜帶的雙肩背包放在聶耳銅像的腳邊。音樂廣場的簡介銘牌上,也多了不少非機動車把手撞擊留下的劃痕。
記者在現場看到,聶耳音樂廣場是掛牌的徐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,出現市民集中打牌的場景與“教育基地”的稱號明顯不符。
再訪現場情況改變
聶耳音樂廣場位于徐匯區,是復興西路、淮海中路和烏魯木齊中路圍成的一片三角地塊,雖然這個音樂廣場面積不大,但紀念意義不言而喻。
聶耳,生于1912年,作曲家,1935年為電影《風云兒女》主題歌《義勇軍進行曲》譜曲。新中國成立,《義勇軍進行曲》成為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》。1992年,為紀念人民音樂家聶耳誕辰80周年,上海市政府特撥專款,由上海市雕塑委員會、市文聯、市音協及市聶耳、冼星海學會聯合籌辦聶耳銅像。聶耳音樂廣場內的這尊銅像由雕塑大師張充仁設計,取名“起來”。
10月9日下午,記者再次來到現場,發現這一情況已有改變。只見聶耳音樂廣場四周圍起了簡易圍墻,站在高處可以看到,里面一個人也沒有。圍墻外聚集了幾個老人,大家各自休閑,不見打牌的。附近一位協管人員說:“封起來有些天了。本來里面常常有許多人打牌,影響不好,整治了。”
市民希望,經過整治,聶耳音樂廣場能重回美麗幽靜,相關部門能建立長效管理機制,避免亂象回潮。同時也呼吁市民文明休閑,共同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。